检验检测行业市场简析

2025-07-11


检验检测行业市场简析


检验检测行业作为质量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,意义重大。它不仅肩负着保障民众“衣食住行”安全的重要使命,为社会民生保驾护航;更在新能源、智能制造、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默默发挥着作用,成为技术攻坚的“隐形守护者”,助力新兴产业稳健发展。

然而,近年来,检测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。行业呈现出“小弱散”的格局,整合需求迫切。而且,重资产运营和本地化的特点较为普遍,跨区域服务成为企业长期需要攻克的难题。2024年,A股检测服务行业(申万分类)20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平均同比下滑约34%,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行业发展的困境。下面,我们来深入分析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。

一、同质化竞争激烈

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阶段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底,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达到53834家。与此同时,检验检测领域的差异化发展态势愈发明显。在建工建材等传统领域,机构数量众多,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,过度竞争现象严重。但在生命科学、人工智能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,高端检验检测服务的供给却远远不足。传统领域(如建筑工程、建筑材料、环境与环保等)在行业总收入中的占比,从2016年的47.09%降至2023年的38.32%,这表明传统领域的市场份额在逐渐缩小,而新兴领域的发展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。

二、服务半径受限

从服务范围来看,本地化特征显著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数据表明,截至2023年底,仅在本省区域内提供检验检测服务的机构多达38911家,占比高达72.28%。在当前区域检测市场竞争激烈、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,虽然企业出省和出海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,但对于那些希望突破增长瓶颈、树立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来说,全国化乃至国际化布局是必然的选择。

三、研发创新滞后

科研投入不足、创新能力薄弱,是制约检验检测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。2023年,全行业获得的科研经费总计293.21亿元,平均每家机构仅54.47万元,且参与科研项目的机构平均每家不足1项。从专利情况来看,截至2023年底,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拥有有效专利161929件,平均每家机构3.01件,其中有效发明专利量占有效专利总数的比重为41.46%。这说明行业整体的创新活力有待激发,科研实力需要进一步增强。

破局之路


以长三角某检测类上市公司(简称A公司)为例,该公司过去借助地产与基建行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高速增长,在建筑工程、环境监测等传统领域占据优势。但随着地产行业红利消失和基建投资增速放缓,公司净利润近年来面临较大压力。为了突破行业发展的周期限制,A公司加快战略转型步伐,采用“内生+并购”双轮驱动的模式,迅速切入新兴赛道,并积极拓展国际化布局。2025年一季度,公司实现了营收和净利双增长超20%的逆周期增长佳绩。

在跨国管理方面,面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政策法规挑战,A公司采取“技术标准先行+本地化深耕”的策略。在出海规划上,A公司初期将重点放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根据当地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检测认证服务;中期计划在技术标准成熟的欧美市场建设技术研发中心,吸收先进经验并推动资质互认;长期目标是在全球构建相互协同的检测服务网络,实现技术资源、客户需求与区域特色的高效匹配。

在检验检测行业竞争日益激烈、市场愈发碎片化的背景下,筑升公司将通过区域合作的方式,进一步提升多区域的服务能力。同时,加大科技创新投入,积极拥抱新技术,以科技创新和深耕落地为驱动力,实现可持续增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