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气象警报】高温暴雨轮番轰炸,咱们脚下的土地怎么样了?
一、现象直击:"烧烤模式"急转"水帘洞"
近期,全国多地出现"烧烤"急转"水帘洞"模式。例如7月8日,河南省遭遇了典型的高温与暴雨交替的强对流天气。当天上午全省东部、南部出现高温,商丘、周口等地局部气温达39℃至41℃,46个县市最高气温超过37℃;下午强对流天气爆发,南阳市 淅川县 荆紫关出现105.4毫米/小时的特大暴雨,并伴随12级大风(风速33.3米/秒)。
二、地下空洞的"致命套餐"形成机制
道路塌陷隐患的出现和发展,是工程地质条件、气候环境等宏观因素,以及地下水动力改变的直接因素,耦合作用的产物。一方面,粉砂、粉土等不良工程地质条件,为隐患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,而强降雨等极端气候环境,促进了隐患的形成和快速发展。另一方面,给水、排水等涉水管线损坏,以及盾构、顶管和拖拉管等地下空间开发建设,显著改变了地下水动力条件,是隐患出现和发展的直接动力作用。
高温暴雨快速切换的情况下,道路也轮番经历高温烘焙和暴雨灌注。在高温烘焙阶段,土壤水分蒸发形成干缩裂缝,沥青路面膨胀变形。在暴雨灌注阶段,水流沿裂缝下渗侵蚀管道周边土体,尤其管道存在缺陷时,管道水位快速上涨、流速迅速加快,大量土颗粒被带走,疏松、脱空和空洞等塌陷隐患快速发育。
三、 强对流天气后的高危预警
暴雨之后,老旧排水管周边、道路交叉口等涉水管线密集区,以及隧道、排水管道等泵站周边等区域,将会成为高风险区域。
生活中,如遇到地面突然下陷、井盖异常冒水和树木莫名倾斜等,建议尽快报送道路主管部门,并不要围观。